欢迎点开无性吸引手册 - 简中翻译。该手册涵盖了与无性吸引 Asexuality 这一性吸引取向 sexual attraction orientation 概念相关的知识与建议。Asexuality旧译为“无性恋”,但这一译名无法明确”asexual“一词作为取向时描述的是“感受不到性吸引”,容易引发歧义(例如被误解为”不发生性关系的恋爱“或者”不会与任何人亲密“),因此本站点跟随性别梦(原”无性吸引之声“)的倡议,推动将”无性恋“的译名更替为”无性吸引“,避免与 aromantic “无浪漫吸引” 混淆。

在本站点与近来的性多元社群中,**无性吸引(光谱)描述的 :**感受不到或较少感受到性吸引(想要与特定个体进行性行为的意图)。

**无性吸引(光谱)描述的 不是:**不谈恋爱、缺乏性欲、难以被唤起、性功能障碍、不发生性行为、不喜欢性内容、感受不到性快感,等。

但个体仍然可能由于以上原因而认同自己是无性吸引者。归根结底,是否使用“无性吸引”的标签描述自己取决于个体自身想法

“Asexual”有时也用来指示(常与无性吸引有交叉的)低性欲、缺乏性幻想的状态,但这与作为吸引取向的无性吸引是不同的范畴,不过对个体性模态而言同样有意义

<aside> ❓

说起来…什么是“性”?

</aside>

本站点或许会对处在以下情况中的读者很有帮助:

本页面目录如下,推荐浏览至少“翻译成员”以上的部分:

阅前须知

该翻译所基于的英语原文来自https://www.asexuality-handbook.com/,由 Luke Gompertz 撰写。原英文站点最初发布于2022年年初。社群的观念始终是随着时间与空间变化的,请将本站点提出的内容作为参考而不是绝对的指导。不同读者个体的想法与本站点提及的想法同样值得尊重,不同的视角对于完善对多元体验的描述来说很重要。

简中版手册中页面的划分将继续遵从原网站的结构。译者希望通过翻译这一手册,能填充无性吸引谱系相关议题的资料在华语社群中的缺乏,提高无性吸引人群作为性少数的可见度,并解除对无性吸引者普遍存在的刻板印象。此外,虽然本手册集中于无性吸引,但许多内容也同样适用于无浪漫吸引等议题。愿本手册能展现性模态(sexuality)感受多样性的一个方面。